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用崇高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缔造孩子的未来

    信息发布者:何桂军
    2018-07-16 16:06:12    来源:——隆化县优秀教师张艳华先进事迹   转载

    1529635295.JPG

                                    

    张艳华,2001年入党,2002年参加工作,16年里曾在隆化县湾沟门中心小学、旧屯中学、蓝旗中学、满族小学任教,一直担任教研组长、班主任、语文教师等职,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工作中识大体,顾大局,十几年如一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舍小家为大家,从未因工作问题,有丝毫的计较和抱怨,一向勤奋、严谨、务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隆化县人民政府给予嘉奖奖励,同时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学校的肯定。

    刚毕业的她,被分配在她的家乡——湾沟门小学工作。为了让孩子安全、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她每天都提前到校,尤其冬天,要提前为孩子们生着炉火,烧上一壶水。到了中午,要给远道的孩子蒸饭。特别是雨雪天气,要亲自送他们回家。周末,她要挨家挨户去家访,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孩子,她就想办法帮助。例如,她经常把亲戚朋友家孩子穿过的衣服送给他们;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她亲自动手制作学具、教具;为了创设校园文化,她和其他教师利用休息日和放学时间布置教室,涂刷标语,精心设计围墙;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她经常开展一些文艺体育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第一次参加的“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了二等奖,并被授予“县级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那时她虽然年轻,但是对学生对工作投入了很多,得到了父老乡亲的赞誉,让她的教育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但是她的家庭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4年,她在旧屯中学工作时,祸不单行,病倒了。校领导叮嘱她,让她在家多休息些日子,但仅仅休息了两天,因为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最强烈的声音告诉她:孩子需要她,尤其毕业班的孩子更需要她。所以,当她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微笑地面对孩子的那一刹那,教室里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哭了,但是她依然微笑地注视着他们。挫折再大也没能磨灭她心中的梦想,也没能阻止她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步伐,更没能销蚀她工作的热情。从那时起,她便时刻用微笑面对着她的学生,用母爱滋润着她的学生,用热情感召着她的学生,用坚强鼓舞着她的学生。她培养并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爱戴。

    2011年,她的丈夫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做了大型手术,需专人照顾。而她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也需要人辅导和接送。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只能把她的丈夫安置在老家,拜托父母照顾,把她的孩子寄托在幼儿园老师家里。因为当时学校缺语文老师,又面临七年级招生困难的问题,校长找她谈了学校的实际困难,当时她没有多想,毅然承担起了本来就吃累的九年级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的同时,又担任起了七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说实话,两个年级的语文教学,让她一时理不清头绪,曾几何时,她为了上好一堂课,绞尽脑汁,不知失眠过多少次;为了辅导学生,不知忘食过多少次;为了帮助别人的孩子,不知自己的孩子在眼巴巴地等待中度过多少次。但是她每每想到:学生的企盼,家长的爱戴,领导的信任,就又鼓起了勇气,从未因家庭的事情而耽误工作。

    工作中,她始终坚持 “不备好课绝不上课”的原则,由于白天每一节课的课间,她都要给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因此她就晚上回家再备课,每天都要准备到十一二点。最后,为了冲刺中考,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她就搬到学校宿舍住。虽然家里有孩子,有病人,但是当时,每个学生她都不想放弃。经过不分昼夜的工作,最后终于有了提高。九年级中考成绩由学区最后一名排在同类学校第四名。七年级统考成绩,由最后一名排在学区正数第二名。就这样,以后她一直循环承担着两个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及“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不仅成绩优异,还给学校的招生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2014年,她又调入了满族小学。自来到这所学校以后,更加坚定了她的教育信心,她坚信在满族小学这片沃土上她一定能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因此无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教育教学上,她都积极上进,锐意进取,努力锻造自己,使自己尽快成长为满小出色的教师,为满小贡献她的一份力量。因此,无论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学习生活中,她经常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经常从小处着手,通过琐碎的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经常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和帮助,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生活上,她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孩子,帮他们削铅笔、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注意保暖多穿衣服,多喝水,注意安全等。有时学生生病了,家长不在家的,她就亲自带学生去医院看病;有的学生放学时没人接,她就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还有的在小餐桌长托,并且家庭困难,她就带学生出去吃一顿好的。特别是对单亲和留守的学生格外照顾,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她班学生吴新宇因父母离异,整天在家哭闹不来上学,她就每天放学先不回家,而是直接去吴新宇家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并且还找上她的搭档董凌云和陈静华两位老师一起去。做通工作后,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坚持住,她就每天早晨亲自骑电动车接他家他,晚上再把他送回去,就这样持续两周。知道这个孩子整天胃疼,她听说喝蜂蜜水能缓解,就托人从老家给他买了两罐蜂蜜,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经过努力他终于能自信、勇敢、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了。至今,这个孩子的奶奶每每提及此事,就感动不已。

    在学习上,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尤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从不放弃,总是倍加关爱。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和谐、有生气,整体素质提高得快,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及家长的信赖。让她从中感觉到,作为小学班主任很苦很累,但很充实。

    在这个过程中她意识到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要教育管理好学生,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除了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样校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一发现学生的不良倾向,她就及时地联系家长,向家长介绍了解情况,与家长协商好有效的解决办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比如方驰宇同学,学初表现不好,课上爱低头,后来和家长沟通,原来他近视眼,家长给配了眼镜,期末一段进步很大。还有黄硕鑫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经过与家长沟通,原来是因为父母离异了,为此她就格外关心这个孩子,后来这个孩子上课积极,成绩没受任何影响。为了保障和家长的联系,有时白天忙不过来,晚上就通过微信和家长进行交流,并且定期给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充分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信任,他们特别支持学校和班级的工作,这一点让她感到无比欣慰。

    在教学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多次给本校教师做新教育实验及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培训。对自己的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能有大胆、独到的思考,并敢于实践,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及教科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研方面,积极组织并带领本组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本校实际出发,做好语文校本研修工作,开展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课课题研究工作以及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带领本组教师扎实推进满族小学新教育实验和语文教学课堂改革工作,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不计个人付出,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地为本组教师服务,特别是热心诚恳地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使其成为骨干力量,发挥团队精神,在她的带领下,她们组被评为“优秀团队”,为其他组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形象。作为老师,她愿意为她的学生分担责任,为他们倾尽她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她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用她对教育事业那份执着的爱,让学生们沐浴其中、欢畅其中,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打赏捐赠
    2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