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遏云楼----百余年古戏楼濒临坍塌

    信息发布者:何桂军
    2017-07-27 15:26:27    来源:燕赵都市报   转载



    本报承德电(记者尉迟国利)在隆化县七家镇三十家子村有一座清朝年间修建的古戏楼,名叫“遏云楼”,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如今正濒临倒塌,亟待维修。

    本报承德电(记者尉迟国利)在隆化县七家镇三十家子村有一座清朝年间修建的古戏楼,名叫“遏云楼”,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如今正濒临倒塌,亟待维修。


      本报承德电(记者尉迟国利)在隆化县七家镇三十家子村有一座清朝年间修建的古戏楼,名叫“遏云楼”,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如今正濒临倒塌,亟待维修。

      据村里老人介绍,清朝年间的三十家子村比较繁华,居住着上千口人,在宫里当差的大家族也来到村里安家落户,而后便修起了漂亮的戏楼,它也成了三十家子村的重要活动场所。村里老人说,自从有了这座戏楼,附近和往来的戏班子每年到此唱大戏,一唱就是十多天。除了唱大戏外,农历正月十五还要在戏楼前演出花会,前来看会和听大戏的络绎不绝,附近几十里的人们都来观看,十分热闹。热闹景象一直到解放后仍然不断,台上的剧目显得更多了起来,而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在此演出小学生自编自演的儿童节目,一直到2000年从没停止过演出。

      3月9日,记者在该戏楼前看到,古戏楼已濒临坍塌,两侧山墙已出现裂纹,宽约三四厘米。戏楼的顶部已坍塌,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左右,戏楼上瓦片和木料堆积在戏台上,因为长时间不使用,戏台上已长出了小树。尽管如此,梁上的雕刻仍不失当年的精巧。

      如今,这座古戏楼坐落于三十家子中心小学操场的一角。该校桑老师告诉记者,小学原来是一座寺庙,“文革”时寺庙被拆盖起了小学,但戏楼被保留了下来,那时候每年都要唱上几出样板戏。2002年,戏楼出现了一个小窟窿,因没人维修窟窿日益扩大,2008年夏季雨水较多,戏楼顶部一夜之间突然坍塌,不能再用了。

      尽管戏楼不能再使用了,但害怕孩子们玩耍时被掉下来的砖瓦砸到,学校还是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提醒学生和路过的行人。近四五年来,中心小学多次向村、镇政府、章吉营学区和县教体局反映此事,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教体局曾将此情况反映到了文保所,文保所的人也来实地探查过戏楼,但至今也没有一个说法。”

      3月13日,记者从隆化县文保所了解到,三十家子古戏楼为县级文保单位,是该县现存较为完好的10座戏楼之一。尽管是县级文保单位,但因缺少资金一直没有进行维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文保所和当地政府将再赴三十家子查看戏楼,将详细情况向县里汇报,争取早日进行维修。

      作者:尉迟国利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