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车找人 > 正文
    购物车
    0

    百岁老人李如才

    何桂军     2017-08-06 20:20:06     浏览:4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何桂军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百岁老人李如才

    李如才是隆化县郭家屯镇东屯村的农民,进入2012年,便迎来了他的百岁生日。这位百岁老人,不仅有坎坷而漫长的人生之路,还有闪光的人生历程,更有值得借鉴的健康长寿之道。

    李如才,祖籍山东省嘉祥县金屯乡王屯村。在他十五岁时,黄河发大水,他的家乡被淹,他只身逃出,辗转来到关外。在丰宁多伦等地打短工扛长活,后流落到郭家屯,给一家麻纸作坊喂马。从此定居在郭家屯。他一生共有五男一女六个孩子,老三从小被叔父领回山东,老四在1983年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现在身边还有三个儿子,全家族共有23口人,是一位四世同堂的寿星老人。

    老人有闪光的人生历程。郭家屯是解放战争中的革命老区,日本投降后,我党便派干部深入到郭家屯开辟工作,1946年末,李如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郭家屯成立农民协会,李如才被选为第一任农会主任。郭家屯地处隆化丰宁围场三县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李如才当时领到一只大枪,三枚手榴弹。他说:“那时晚上睡觉枕着枪,白天腰里别着手榴弹,敌来我走,敌走我来,打‘拉锯战十分激烈”。后来他随土改工作组到弯沟门乡开展工作,郭家屯由贫民团长张九宽当农会主任,其妻张金风当法官,继续开展土改斗争。1948年地主还乡团杀害了张九宽 张金凤。李如才转移到山里六七天。解放后他又当了多年村支部委员。由此,李如才应当称得上是位革命的百岁老人。

    如今老人已到百岁,背不弯,耳不聋 ,天晴日暖还要到街上河边走走转转。碰到熟人就用浓重的山东乡音打打招呼。2011年县医院下乡巡诊给他做了体检,除血压偏低,视力减退,其它器官均属正常。

    一位百岁老人何能有如此好的体质,笔者同他和其子女座谈中了解到:老人一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老伴病逝后,他和小儿子一居,全家5口人种7亩地,儿子在外打工,媳妇操持家务拉扯孩子地里的活基本都由他承担,夏天作收庄稼,冬天打柴。早晚还捡破烂,每年都卖几百元的零花钱,为图个自在随意,他始终自己做饭吃。总之一年四季,一天到晚他没有一点闲功夫,直到90岁才放下镰刀,97岁放下锄头,99岁开始自己不做饭,他说“劳动是乐趣,一天不干活身上就不舒服”。老人清淡寡欲,不抽烟,喝白开水,吃自己种的蔬菜。爱吃粗粮,虽然没牙了,却专爱嚼锅贴嘎渣;爱吃鸡架,把鸡骨头都剁成馅包饺子。老人饭量大,干活时每顿能吃三碗挂面,现在每顿也要吃一碗粥一个饽饽,他每天喝二两白酒,从去年起改成一顿一杯啤酒,他体质好不爱生病,一辈子没打过针,没输过液也没吃过药,累了吃一片去痛片解解乏就算吃药了。老人心态平和,知足常乐。他夸儿子媳妇孝顺,从不惹他生气。他一辈子没跟家里家外的人拌过嘴。他肚量大,什么事也不往心里去,71岁丧妻,73岁伤子,他都平心静气的应对,他儿子说:“老四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死亡,别人都承受不了,他只打了三天蔫,就过去了,跟没事儿一样“,他说“人死活不了,活着的还得好好活”,有人说他是“没心没肺”。没心没肺没烦恼,这才是他最重要的健康之道。

    这些年,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对老年人的关心照顾越来越好,李如才老人每年都能领到各种补贴三千多块。他非常知足,逢人便说:“社会好!政府好!百姓的日子好”。听说镇政府要给他过百岁生日,他高兴极了说:到时候一定要唱几句“东方红!”

    作者:蔡文仲 承德市隆化县郭家屯镇人(现年72岁)

    电话:13832449759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